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影評】棒球小將的英雄青春詩篇--KANO


註:KANO是嘉義農林商業學校簡稱"嘉農"的日本發音

從看完電影到產出影評大概拖了一星期,聽說都已有人7刷了(看了7遍的意思)。這影評實在不好寫,雖然我不是什麼有名氣的人,但看到網路上對於負評的炮火隆隆啊。所以我還是先提醒,可能會有評論到電影仍有不足的地方,若是不能接受,就可以不要往下看了。不要看完再來罵人啊~(怕怕)

電影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應該是「說一個好故事」「說好一個故事」。最近這一年,電影很熱愛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故事,一方面它具有話題性、二方面它具有基本的結構,因為不是架空的環境,有時會讓人覺得更貼近生活,近來改編真人真事的電影有「怒海劫」、「華爾街之狼」、「亞果出任務」、「瞞天大佈局」及今年剛出爐的最佳影片「自由之心」,以上舉例的都是奧斯卡的強片。而國片之中,最出名的就是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都改編自真人真事並且具有足夠的歷史背景,他們都具有一個「好故事」的條件。但就算握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要如何「說一個好故事」就完全取決於導演、監製及編劇的功力了!



我第一次看到KANO的預告的時候,大量的日文發音。我以為這是日本電影,直到後來出現了字幕才知道這是魏德聖的新作(但他並不是導演哦)。在看完預告之後,我有著一股疑慮,擔心會不會太過宣揚日本人的功績,而忽略當時他們對於台灣人所造成的傷害。(尤其是在KANO去甲子園的前一年正是賽德克巴萊的霧社事件) 還好這個疑慮在看完本片後,倒是覺得有點多慮了,片中還是集中在小將們如何從一個未贏過的球隊到前進甲子園讓日本人驚豔的蛻變過程,我想導演也為了集中火力在講好這個故事,所以自然而然淡化了很多台灣人與日本人的衝突部分,這個我倒是可以接受。雖然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這個部分,不過想想這個故事如果就講了3個小時,再加上殖民衝突等話題,雖然能更完整,但也不免會讓人轉移焦點。所以這個部分,我是支持馬導(馬志翔)的取捨的。

老實說這個KANO的電影沒上映前,我壓根不知道台灣曾經有過這麼一支打入甲子園的棒球隊,我對於青少棒的輝煌成績也都還停留在「紅葉少棒隊」的時代。自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球迷,偶爾看一下職棒,不過國際的大型賽事我都有在看,上次中日交手的經典賽,雖然未能帶領台灣前進美國,但的確讓中日的球迷都印象深刻,以我們有限的戰力能夠將日本逼和到延長賽,是連日本人都大感驚訝的。不過一次次的國際賽事都讓我感嘆到台灣球壇的人才不足,眼看著日本又出現了天才投手田中將大等新聞的同時,台灣似乎還停留在原地。這個「國球」看似對台灣人很重要,但又感覺不出來整體的主動及積極性,老球員們在離開了球場,退休後卻只能賣便當、做小生意,欠缺完整的配套機制,無法將寶貴的經驗傳承。即便家中出了一個天生的棒球好手,也可能會被迫放棄這條路啊!在台灣,運動員還是不夠受到重視,僅能靠賽事上的成績得到一些錦上添花的掌聲,大多時候,選手們都只能默默耕耘,實在可惜。

先撇除日本人對於台灣人的侵略行為,日本人對於台灣人的影響的確相當的深遠。除了帶入了野球文化及工藝精神,農業改良及基礎建設對於台灣的貢獻很大。連帶影響到台灣人肯定日本人的精神,所以特別愛用日本貨,吃日本食物,甚至連我們的娛樂,電玩或是漫畫都是來自於日本。造就了一股「哈日」的旋風(現在已被韓流侵入),但遇上了比賽有中日對抗的時候,又會積極抗日,我們與日本間的關聯真是有說不完的
愛恨情仇。


球者魂也,球不正,就是魂不正!魂正,球亦會正矣!

電影裡並沒有交代為什麼近藤兵太郎教練會離開日本,跑到台灣來當一個會計。但如果沒有這位鐵血都督,KANO也不會有如此讓人驚豔的改變。其中,有不少人並不看好這隻混血的球隊(漢人、高砂族、日本人),這群孩子只當棒球是個強身健體的運動,由於戰績一直不佳,他們一直用吊兒啷噹的態度來面對棒球。如果沒有濱田老師的牽線,大概也不會有這樣的轉變機會。而加藤其實也靠著這群孩子在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即便最後KANO未能拿下甲子園的冠軍,但卻寫下了驚人的成績,即便日後加藤也有再帶領球隊進入甲子園,但都未能突破1931年的最佳成績。馬導特別請來日本影帝級的演員永瀨正敏來詮釋這位鐵血教頭(聽說本來是想要請王貞治,但被回絕了,只當了這部電影的榮譽顧問),好久沒有注意到永瀬的演出,但印象中他的演技是相當的內斂,正如他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嚴肅又不苟言笑的表情,但實際上內心熱情澎湃,沒有人比他更熱愛棒球,也沒有人比他更支持這群孩子們。當他讓孩子們把"甲子園"成天掛在口中時,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會讓這群小選手們以為目標就近在眼前,猶如「秘密」一書裡談到的力量,當你不間斷的默許這個目標時,你就會成功,加藤看似也運用了秘密的力量。

棒球只是場景,態度才是力量
精準的選角、精彩的呈現
我不得不大讚馬導的選角功力,看過電影裡的精彩表現後,你會很難想像這群演員竟然全是素人。馬導本身也打過棒球,除了選角都近似當年主角的長相,每一個棒球動作都練的十分到位,投、接、殺、打擊及盜壘等,都看的出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及調教,雖然在此片之前,國片也拍了「球來就打」「球愛天空」及「天后之戰」等棒球電影,但大概沒能有一部電影能在"棒球"這件事上投入那麼多的精力。也因此,馬導很難放棄球賽過程的拍攝,而造成了每位選手之間著墨不足的問題。(就連電影中的主角阿基拉--吳明捷也篇幅不足) 畢竟棒球並不是一個人的運動,雖然鐵血訓練的過程都保留下來,但唯一可惜的是選手並未做太多描寫,所以難免會有看到最後還是搞不清楚誰是誰的狀況,再加上電影裡缺乏了事件來說明這群人的感情和默契,相對的就很難在日本記者針對階級種族情結做文章時,加強小里的回答力道。

看了很多事後的介紹才知道馬導其實剪掉了不少小朋友的情竇初開,只保留了一段吳明捷與書店女店員的兩小無猜,但又有一點不明不白。鏡頭中有著墨到的高中女學生,甚至最後出來的那個大小姐,都有一點不知其所以然。也難怪有人建議這部電影應該剪成上下兩集公開播映,這樣故事的完整性應該會比較強一點。希望日後有機會在影展時,再來個完整版呈現,以滿足不少KANO迷的心願。

不過,兩位學長因大雨而無法與嘉中一決死戰討回面子的那場比賽,的確賺進了不少大家的眼淚,那個「我真的好想繼續打下去」的感覺,一整個讓我想到經典賽播報成名的徐展元啊!!(我真的好想贏韓國啊)  有時人生就是有很多的無奈與進退兩難,我開始能夠體會要把很多事都當作是「最後一次」來完成的那個心情,如果總是抱著下一次會更好的希望,而不肯用盡全力時,等到機會喪失,再來懊悔就可惜了。

PAPAYA的人生啟示
片中大概讓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木瓜的人生啟示」了!!電影裡總共提了三次!! 早期的農民在木瓜的根部釘上鐵釘,以欺騙木瓜在最後的生命階段結出碩大的果實,甚至沒有釘上釘子的木瓜會受到旁邊木瓜的啟示而跟著也開花結果。我不知道水果之間是否真的有那麼強的感染力(生命力這段我絕對認可),但當一個團隊中有人為了求勝而努力時,這份心情的確是會感染到其他的人。所以當吳明捷半夜不睡覺在練球時,其他的成員看到了也就激勵起那個心一起練球。突然想到出了社會之後,很少能在公司間看到這樣的狀況,大家不是明哲保身就是各自為政,像這樣單純的只為了成功而付出,就連現在的年青人身上也很難找到這樣的純粹,所以看到這段反而覺得特別的珍貴、珍惜。只是比賽面臨到要不要換掉吳明捷的時候,這個道理卻是由外野手平野告知加藤教練這個寓意就顯得有一點怪,希望這個"木瓜啟示"可以帶動木瓜的銷量啦!!

八田與一的現身
我個人覺得故事中最沒有必要說的部分就是八田與一的故事,甚至導演還為了八田與一挪動了整個嘉南大圳的完工日期。也許是為了強化嘉義以農為本的形象,淡化了當時台灣階級環境,將電影的焦點鎖定在農田與棒球中。八田與一的確是個了不起的土木技師,興建了烏山頭水庫及大圳以改善當時的種田環境,沒有日本人的建設,台灣也許就會落後的更多。不過,八田與一的貢獻並不單單只為了實現熱情和愛台灣這塊土地,他之所以會在嘉義建築工程,是為了要改善稻米的種植環境以提高收成量好供應給日本國內。濱田致力於改善水果的收成狀況,也是為了日本國內,即便我們不能否認日本人對於台灣的貢獻,但也不要輕乎在背後怎麼看待這塊土地的人民。雖然我沒有仔細去查當時台灣人被殖民的狀況,但從一些既有的史料裡可以了解,當時階級教育應該很嚴重(就如同賽德克巴萊一樣),除了學生都必須以日語交談外,並且取日本名字,他們上課的環境也應該是依日人、漢人、高砂族來區分,我不確定棒球隊的球員家庭是否環境有比較好?不過,全片以90%以上的日文發音來呈現,反而是我覺得很可惜的一點。即便是在學校時要求要講日文,但說漢人的私下相處都講日文,感覺就有一點太過了。零星的台語與客家話的交雜,讓台灣土地的既有文化在這個電影的基礎裡變的好弱勢。並不需要去特別鼓吹什麼,只是如果要還原時代,語言就是最重要溝通渠道。

大澤隆夫是個好演員,「仁醫」裡將他的形象刻畫的又深情又有道義,充滿了人性的道德光輝。不過,我還難忘記在日劇「美人」裡那個壞警察的陰狠模樣,不過,這也證明了他的戲路相當的寬廣。只是這個八田與一的角色,篇幅不夠又有一點多此一舉,如果都要將歷史交雜,我寧可他能與棒球隊或是加藤教練間有更多的聯繫,不然就有一點像是只為了製造話題,既然都敢做歷史的乾坤大挪移了,又何嘗不把說故事的野心發揮的更大一點。

登板甲子園
全片有幾個重要的哭點,當然甲子園絕對是最重要的重頭戲。進入了甲子園之後,又改由札幌商的王牌投入錠者博美來訴說這個故事,大概要到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把錠者的重要性前後連貫,他是札幌商的王牌投手,氣勢滿滿的打入了甲子園,卻在看到吳明捷投球方式後受到打擊。他將對方視為可敬的對手,也是自己的偶像,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當然棒球也不用打了),特別到了嘉義看看這些人是在什麼環境下長大並邊練出這樣的好球技。只是對於那段錠者將自己的幸運球要送給吳明捷的那段就反應有一點太過,即便是贏家,也不需要用這種小屁孩的方式來嘲諷自己的對手,這樣反而顯得沒有運動家精神。(好吧,他那個年紀就是個小屁孩)用精彩的球技就將有種族歧視的記者變成自己的球迷,要不是KANO的魅力真的太過強大,就是馬導的安排太過矯情,"天下嘉農"的確很能激勵人心,但熱血和灑狗血卻只有一線之隔。即便這部電影的確是熱力十足,連我有好幾段都忍不住會掉淚,但整體的起承轉結安排上,3小時少了與時漸進的舖陳後,熱血澎湃了太多片段後,反而到了最後與中京商對決時,觀眾已經達到了情緒疲累了,這是有一點可惜的地方,卻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好的作品。我想馬導應該很有機會在今年的金馬獎上得到新人導演的提名認可才對。

把目標大聲的喊出來,那距離就能再縮小點

嘉農這個故事值得說,是因為它被煙滅了。若沒能透過魏導的劇本和馬導的呈現,也許這段歷史會繼續被我們忽略。馬導因為增加戲劇張力,將部分史實改動引起球員們後人的不滿,但不管如何,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即便動畫場景還是台灣電影的弱項,但暇不掩瑜,對於場景的安排精細,演員的演出到位,我都是大大的比上一個讚。台灣電影值得這樣的嘉獎,即便精彩及完整度與好萊塢電影尚有差距,但這部KANO就猶如台灣人一樣,雖然渺小,但它一定能在亞洲的電影市場裡引起注意,就如同KANO般的一戰成名。我是如此的希望這部電影除了能立足台灣,也能夠順利的將版權賣到亞洲其他國家,繼續將KANO的精神發光發熱。

台灣還有很多沒有被發掘的故事,希望更多有心的導演們可以一起幫助我們及下一代去發掘更多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

馬導親身示範教學
演員們的棒球姿勢都很到位
喬喬的萌樣加分,可以去演「螢火蟲之墓」的小女孩了!
把目標大聲的喊出來,那距離就能再縮小一點
歡迎分享文章,但請註明出處。電影的劇照版權均歸果子電影所有,來源均來自於GOOGLE出處,若有侵權事宜,請來信通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