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提到米高基頓,這位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的陌生,要是你講到他演過“蝙蝠俠”,一定會有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你,在這個己經是“蝙蝠俠=克里斯汀貝爾”的時代,對應到電影人生裡,這恰巧也是“鳥人”電影裡過氣明星雷根的寫照。
阿利安卓這位導演的作品我涉獵的不多,整體來說,我只看過他的”火線交錯“,但對於他替鳥人所設計的長鏡頭效果及行雲流水的分鏡可以說是萬般的佩服,尤其配樂由鼓手Antonio Sanchez替鳥人創作的鼓聲,成為這部電影的獨特旋律,配合主角的情緒轉換及鼓聲帶來的律動感,幾乎可以說是融為一體的”藝術“之作。
除了米高基頓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飾演片裡的吸金演員“麥克”的艾德華諾頓了,說來奇怪,我一直認為他是個實力非凡的演員,但他一直未以大紅大紫。講到他,沒有人會不記得1996年的成名作”驚悚“,硬是把李察吉爾從這片給壓了下去。也經過”鬥陣俱樂部“的洗禮,也當過”綠巨人浩克“,但就是紅不太起來,這次艾德華諾頓再次問鼎奧斯卡獎,希望能替他的演藝生涯帶來另一波的高潮。
有意思的是艾德華諾頓所飾演的”麥克“是一個表面風光,但私下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混球,與他的斯文外表恰巧成了對比。他信手捻來的演技讓雷根抵押房子也要請他演出,但他卻一次一次的不受控制,讓雷根像是找了顆不定時炸彈。而精於演出他人的麥克,真實人生卻在角色中迷失及徘徊,在舞台上與女友萊絲莉的對手戲排演卻讓半年雄風未振的他突然”性致勃勃“,原來最真實的自己一直都在舞台上。他的痞子作風全然為了掩飾他的迷惘,卻跟珊(艾瑪史東)這只迷途的羔羊在一起時,才在過程中慢慢的被珊把真正的自己給引導出來。
新一代的蜘蛛女艾瑪史東,第一次嚐試毒癮的角色,介於父母的分居,得不到關愛的她,用吸毒的方式來麻痺自己,從勒戒所出來後,擔任父親雷根的助理,但這都只是表象,她常常坐在屋頂上尋求毒品帶來的刺激,琢磨著自己何時可以縱身一躍,好讓自己不再看著父親在演藝路上做最後的掙扎,那也等同她在現實生活中的掙扎,這只孤鳥在孤單的路上遇見了麥克,兩人也就將就在這比戲還短的激情裡了。
每次聽見鳥人在雷根背後的聲音,我就想到“蝙蝠俠”,帶著磁性又低沉的嗓音。雷根痛恨“鳥人”所帶來的成功,但卻也無法忘卻曾擁有過的榮景,幻想自己可以操控一切的超能力,似乎成了無處可去的情緒唯一的出口。他看不起像小勞勃道尼穿上鋼鐵衣就賺進大把鈔票並且贏得他人的尊敬,但又害怕自己與喬治克隆尼同班機遇難時,頭版只剩下喬治克隆尼的消息,就如同法拉佛西與麥可傑克森同一天過世,但失去抬頭的嬌娃,又怎能與流行樂天王相比。要恨只恨觀眾的腦袋是那麼的喜新厭舊,當有了新的緊身衣英雄時,誰又記得因落馬而癱瘓的超人呢?
整部電影從排演到開演都充滿了話題,人們追求的不再是演員在台上的費力演出卻著迷於毫無意義的街拍影片,就如同新聞不再注重社會大事的關注,卻將更多的心力放在藝人的男歡女愛,因為速食娛樂最能夠滿足大眾的胃口,他們甚至不會佔去太多的大腦空間,twitter的無意義轉載,甚至是戲劇還沒開演就己註定得到惡評,人們對這些事物並沒有付出任何的心力,卻在網路上發表幾個字就能殺人。也許黑色幽默能夠讓大家在電影院裡芫薾一笑,但事實上,我們卻在現實生活中不經意的擔任這樣隨意批評的角色。
一次的意外卻換來了夢寐以求的頭版,雷根臉上好似“鳥人“面具的包紮卻像是取笑這份”成功“,突然間雷根的演藝生涯由綠轉紅,好友兼經紀人掩蓋不住笑意,記者及大眾的關懷蜂擁而至。雷根仿佛回到了從前的榮光,但鳥人卻在自己見病房馬桶上。最後片末,導演用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用想像力來填滿空間,雷根是否真的自由,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我們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也曾因為”職位“或”身份“感到驕傲,但在繁華過盡後所產生的無限空虛,“我以前怎樣怎樣”的開頭成了口頭禪,卻沒看到其他人在背後的竊笑,若能更關注生活,做更有意思的事來填滿,會遠比追求夢幻虛名可能會來得更實際也說不定。
艾德華諾頓這次也是大大犧牲色相了 |
突然覺得艾瑪史東的眼睛好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